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所以近年來無錫綠化養護工程也變得越來越流行。在綠化工程中樹木的栽種是比較關鍵的一步了,要想樹木花草長勢良好其幼苗的選擇是關鍵。在購買幼苗時面對大批量的幼苗我們該如何選擇呢?其實選擇良好的幼苗并不困難,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比如說苗木重量、根系發育情況、相對苗高或是冠根比等。下面就讓無錫綠化養護工程的小編來為大家介紹怎么選擇幼苗吧。
1.相對苗高(高徑比):高徑比是苗高與地徑之比,說明苗木生長發育均衡程度。不同樹種的高徑比具有很大差異;同一樹種,受育苗技術和苗圃地條件的影響,高徑比也不完全一樣。
2.根系發育狀況:根系包括主根、側根和須根。調查根系發育狀況要測主根長度,統計側須根數量,量出根幅大小等。苗木的主根長度對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長有一定影響。側柏1年生播種苗試驗證明,根系長度為20cm的苗木,其成活率、高生長和直徑生長較根系長度為10 cm的苗木分別高出51.5%、38.4%和31%。所以,苗木出圃時要保持一定的根長,根系不宜截得太短。適宜的主根長度,應根據苗木種類、類型和綠化地的具體條件而定,針葉樹播種苗主根長應不小于18cm,闊葉樹播種苗主根長不小于20cm。側須根數量較多,根幅較大為苗木根系發達的標志。
3.苗木重量:苗木重量分為苗木鮮重、干重,苗木總重,地上部分重量,地下部分重量等,說明苗木體內貯存物質的多少。其它指標近似而重量大的苗木,說明其組織充實,生長健壯,木質化程度高,抗逆性強,品質優良。
4.冠根比(莖根比):莖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與地下根系的重量或體積之比,是評價苗木質量的綜合指標。比值的大小說明苗木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長的均衡程度。在植物種、苗齡相同的情況下,莖根比值越小,說明苗木根系越發達,苗木質量越好,造林后越易成活。莖根比因樹種而異,同一樹種的莖根比隨苗齡的增加而增大,同時,也受環境條件和育苗技術的影響而發生變化。苗木密度過大,光照不足而使莖葉徒長,供給根系的有機養料減少,加之土壤通氣不良,影響根的呼吸作用,根系生長減緩,從而造成莖根比增大。增施P、K肥則有利于減小莖根比。
5.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病蟲害嚴重的苗木和根系、皮部受機械損傷的苗木不能用于栽植,一般屬于等外苗。在生產上評定苗木質量時,對于上述各項苗木指標必須加以綜合的考慮。然后,根據各地的苗圃實際情況和各樹種的特點制定出苗木出圃的規格標準。
環境問題一直是我們的重點,無錫綠化養護工程的需求近年來變得愈發流行,大家在做綠化工程選擇栽種的幼苗時要注意購買健康、茁壯的幼苗,一般來說高徑比可以說明苗木生長發育的均衡程度,不同的樹種其高徑比有著較大的差異。還有比較淺顯,可以讓我一眼看到的就是苗木身上有無損傷或是病蟲害了,病蟲害和其外部的機械損傷對于苗木的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大家在購買時需要注意。